近年來,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建筑被大力度推廣,各地在其推廣上均有所成就,近日,綠色這一概念更將被用在保障房上,這樣也代表綠色建筑在推廣上邁出了很大步伐。
為了很大限度地節(jié)約資源、保護環(huán)境和減少污染,為人們提供健康、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,綠色建筑工程應運而生。近年來,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建筑被大力度推廣,各地在其推廣上均有所成就,近日,綠色這一概念更將被用在保障房上,這樣也代表綠色建筑在推廣上邁出了很大步伐。鋼結構住宅是很具有代表性的綠色保障住房。
2020年 保障房執(zhí)行綠色建筑標準的比例達70%以上
近期,有新政指出,2020年,保障房執(zhí)行綠色建筑標準的比例達70%以上。據悉,我國計劃“十二五”期間建設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,為了帶動全國建筑執(zhí)行綠色建筑標準,今年起,我國將在部分符合條件的城市率先啟動綠色保障房行動,2017年起,東部地區(qū)地級城市及中西部地區(qū)重點地級城市的新建保障性住房,將全面執(zhí)行綠色建筑標準;到2020年,全國城鎮(zhèn)保障性住房執(zhí)行綠色建筑標準的比例達到70%以上。
至于為什么會在保障房中推廣綠色建筑,分析稱,與歐美國家相比,我國一直飽受建筑能耗高困擾,全國建筑能耗約占全社會總能耗三分之一,而全面推行綠色建筑難度卻較大,所以國家將從政府投資為主的保障房入手,因為它將是實現建筑降耗的突破口。
綠色建筑時代來臨 我國綠色建筑技術水平整體提升
近年來,中國綠色建筑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,2014年預計將新增綠色建筑1.7億平方米。綠色建筑產業(yè)成倍的增長與目前存在的巨大市場需求空間,預示著綠色建筑產業(yè)化發(fā)展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,也預示著綠色建筑巨大利潤的“綠金”時代已經到來!中國各地將出臺多項政策,鼓勵節(jié)能建筑和綠色建筑不斷發(fā)展。
十年求索前行,中國綠色建筑技術水平整體提升,這直接表現在綠色建筑的數量上。據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李叢笑介紹,截至2013年底,全國共評出1446項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。正式發(fā)布地方層面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省市達20余個,有22個省市制定了地方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,綠色建筑在青海、湖南、內蒙古、河南、云南等地還實現了零的突破。從全球發(fā)展趨勢看,綠色建筑平均五年翻番,而我國則實現了每年翻番,快速發(fā)展增長勢不可擋。